古,印度,摩奴法典有何内容?
《摩奴法典》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法律文献。该法典不是由国王或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而是由婆罗门教僧侣根据吠陀经典和历来的习惯编制而成。传说由“人类始祖”摩奴所制定,故称《摩奴法典》。法典共12章,2684条,涉及刑法、民法、婚姻X和审判制度等。 《摩奴法典》以婆罗门教教义为指导思想,是该教政治思想X的重要文献,也是宗教与法律紧密结合的产物。法典中将古代印度的X君主神圣化,进一步用神权来维护X主阶级的X。《摩奴法典》首次公开确认四种原始种姓以及派生的各个种姓的等级差别,公开宣扬社会的不平等,将一切居民的地位和权利、义务用法律形式加以确定,形成一套完整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不平等制度。当雅利安人从原始社会向X制国家过渡的过程X现了四大原始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并由此形成了四个不同阶层。婆罗门、刹帝利作为第一、 二等级,是僧侣X和武士,掌握祭祀和军政大权,是X。吠舍是普通大众,作为第三等级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活动。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一般从事农业、手工业和渔猎,社会地位最为低下,其中有些属于X。 《摩奴法典》在古代印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印度的法律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印度X社会的前期,它一直被X奉为圣典。尽管后来由于外族的入侵,有X法和英吉利法占据X地位,但《摩奴法典》作为私法的规范,继续被采用。伴随印度大量的移民和宗教的传播,印度法律输入东南亚各国和毗邻印度的国家,历史上形成了以《摩奴法典》为基础的印度法系。1955年,印度国会通过消除种姓歧视的宪法条款,各邦也制定了相应法律改变低种姓人的社会状况,但在一些邦特别是农村地区至今仍然留有残余,是制约印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种姓姓制划分的依据?
《摩奴 法典》规定,印度有四个种姓,即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即僧侣贵 族,掌握神权、主持祭祀,是人民精神生活的X者;第二等级是刹帝利,。 掌握行X和军事权力,地位仅次于婆罗门;第三等级是吠舍,由农民、手 工业者和商人组成,是被剥削的小生产者;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包括被征服 者、失去土地和破产而丧失X者以及X,他们没有任何权利,备受 压迫和剥削。
古印度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典星?
古印度第一部比较正规的法典是《摩奴法典》,传说由天神之子摩奴制定而得名,共12章,2684条。
世界古代四部著名法典汉谟拉比查士丁尼法典?
世界古代四X典即《汉穆拉比法典》、《十二表法》、《法经》以及《摩奴法典》。
《汉穆拉比法典》大约在公元前1762年由巴比伦第一王朝第六代君主汉穆拉比(约公元前1792年-公元前1750年)制定,是两河流域法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法典,文字简洁,概念准确。
《十二表法》大约在公元前449年-公元前450年在罗马广场上公布。《十二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既是前一历史时期习惯法的总结,又为后来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二表法》涉及土地占有、债务、家庭、继承以及X等方面的规定,反映了罗马X制的发展和社会财产分化的过程,确认了X民与X间的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维护私有财产制度。
《法经》是战国初期魏文侯相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诸侯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包括《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
《摩奴法典》大约在公元前200年-公元200年间由印度婆罗门教制定。法典共有十二章2684条,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包括了宗教、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和法律,但法律约占1/4,集古代印度法之大成。
摩奴法典说明了什么?
在古代印度有许多名目繁多的所谓法经和法论,其中《摩奴法典》是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一部。该法典凡十二卷,涉及面很广,然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一点,即维护种姓制度。
它宣扬种姓起源的神话,论列各种姓的不同地位、权利和义务,规定依违种姓制度的奖惩。
因此,《摩奴法典》作为维护剥削阶级高等种姓利益的工具,其所发挥的作用是其它法典难以比拟的。